• WAP手機版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熱泵地熱

中科院關于地熱儲能供熱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3-3-20 11:35:18   作者:廣州能源研究所   來源:中國科學院   評論:0
內容摘要:非供暖季每年連續向巖土儲熱后,系統供熱效率衰減趨勢明顯變緩并趨于穩定。在含水層儲能方面,研究團隊基于復雜地質與水力條件下儲能式地熱供暖系統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地熱能研究室研究員龔宇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團隊在地熱儲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Energy。該研究結果表明,非供暖季每年連續向巖土儲熱后,系統供熱效率衰減趨勢明顯變緩并趨于穩定。在含水層儲能方面,研究團隊基于復雜地質與水力條件下儲能式地熱供暖系統的關鍵物理/化學過程機理分析,明確了影響儲能式地熱供暖系統性能的關鍵因素;研究基于“源網荷儲”協同優化的新一代電熱耦合技術,實現了將不穩定的風電高效轉換為穩定的地熱輸出的關鍵技術突破。

該研究團隊還聯合中石化綠源公司在雄安新區容城領秀城地熱站完成含水層儲/供能系統現場試驗。該系統利用中深層地熱含水層長時儲能實現了100%可再生能源建筑供暖,為高效就地消納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了重要技術途徑。上述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中國科學院STS計劃項目的支持。


地熱儲能供熱技術系統


地熱儲能具有高能量儲存容量和高儲能效率的優勢,能大規模消納非穩定可再生能源并有效解決季節性供需不匹配問題,可作為長時儲能和系統調峰的首選。地熱儲能主要分為巖土儲能和含水層儲能,巖土儲能不受水文地質條件限制,含水層儲能則存儲溫度更高、規模更大,均是國內外儲能技術研究的熱點。然而,現有的巖土儲能和含水層儲能系統都避免不了熱損失或熱突破導致的儲能效率低的問題,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

針對地熱巖土儲能效率衰減問題,研究團隊依托青島即墨鼎泰豐中深層地熱供暖站,開展了基于消納太陽能的中深層同軸套管巖土儲能技術的研究。供熱信息網了解到針對地熱含水層長時儲能技術瓶頸,研究團隊研發了基于消納風光等不穩定間歇性能源的中深層地熱含水層儲/供能系統關鍵技術,并依托雄安新區容城領秀城地熱供暖站進行了現場試驗驗證。

據介紹,在巖土儲能方面,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中深層同軸套管換熱系統的傳熱和流動性能直接影響取熱系統的供熱效率,隨著供暖周期增加存在熱衰減的風險。研究團隊跟蹤了青島即墨鼎泰豐中深層同軸套管換熱系統連續4年的供暖運行數據,分析并驗證了該熱衰減現象的同時,提出了在非供暖季主動消納太陽能的地熱巖土儲能技術,可以有效緩解井筒由于長時取熱造成的供熱系統效率衰減問題。 
該文章所屬專題:地熱供暖

標簽:地熱儲能 地熱供熱技術 地熱儲能供暖 儲能式地熱供暖系統 地熱供暖系統 

中國供熱信息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供暖鍋爐采暖設備供熱節能換熱機組,地熱采暖項目供熱計量系統軟件熱量表廠家供暖協會行業商機平臺

投資合作,Copyright © 2004-2022,版權說明, 遼ICP備11008400號-1
老妇福利视频集合